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理论书籍 > 中医药基础 > 中医学概要
编号:10542264
中医学概要-第六章中药(中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4年8月1日 《中医学概要》
     六、祛痰止咳平喘药

    凡以化痰消痰为主要作用的药物,叫做祛痰药:能减轻或制止咳嗽气喘的药物,叫止咳平喘药。

    痰与咳喘,在病理上密切相关,一般咳喘每多夹痰,而痰多也常致咳喘,故临床上祛痰药与止咳平喘药常相互配合使用。

    痰与咳喘,外感与内伤均可引起,治疗时除应针对病证选用合适的祛痰止咳平喘药外,还应根据致病原因,而作适当的配伍,以提高疗效。

    根据祛痰止咳平喘药的不同性能,可分为温化寒痰、清化热痰、止咳平喘三类。

    (一)温化寒痰药

    本类药物多属温燥,适用于寒痰、温痰引起的证候,常与温散寒湿的药物同用。

    本类药物作用比较强烈,凡属阴虚燥咳、痰热咳嗽、有咯血病史者,不宜应用。

    半夏

    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地下块茎。内服须经炮制,常用的有姜半夏、法半夏、清半夏。

    性味:辛,温。有毒。

    功效:燥湿化痰,降逆止呕,消痞散结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寒痰、湿痰之咳嗽多等症,常与陈皮、茯苓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各种呕吐症。胃寒呕吐,常与生姜同用;胃热呕吐,常与黄连、竹茹同用;妊娠呕吐,常与生姜、灶心土同用。

    3、用于痰湿内阻所致胸脘痞闷等,寒热互结常与黄连、干姜同用;若痰气互结咽中之梅科气,常与紫苏、厚朴、茯苓、生姜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6-10克。

    禁忌:凡阴虚肺热、燥咳咯血者忌用。本品反乌头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B-谷甾醇、微量挥发油、生物碱等。能镇静咳嗽中枢,解除支气管痉挛,并能使支气管分泌物减少;又能抑制呕吐中枢,起镇吐作用。

    天南星(附:胆南星)

    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天南星的球状茎。炮制后入药。

    性味:辛、苦,温。有毒。

    功效:燥湿化痰,祛风止痉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湿痰咳嗽、胸膈胀闷等,常与半夏、茯苓、枳实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风痰眩晕、癫痫、中风半身不遂、口眼歪斜及破伤风等。治风痰眩晕,常与半夏、天麻同用;治中风,常与僵蚕、全蝎同用;治破伤风,常与白附子、防风、蝉蜕同用。 此外,本品生用,研末醋调外敷痈肿,有消肿止痛作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3-10克。

    禁忌:阴虚燥咳、孕妇等忌用。

    附:胆南星:天南星经牛胆汁制而成,其燥烈之性大减。性味苦凉。功能清热化痰,熄风定惊,适用于痰热惊风抽搐之证。用量3-10克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生物碱、皂甙、安息香酸等。能刺激胃粘膜,反射性地增加支气管的分泌,而有祛痰作用。本品水浸液有抗惊厥作用,并有镇静作用。临床报道,近年有用生南星治疗子宫颈癌,有一定疗效。

    白芥子

    为十字花科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白芥的成熟种子。晒干,微炒入药。

    性味:辛,温。

    功效:温肺化痰,散结止痛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寒痰喘咳、胸胁胀满、咯吐白痰等,常与苏子、莱菔子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痰湿流滞经络关节所致肩臂肢体疼痛、麻痹、不能屈伸等,常与贵枝、白附子等同用。

    3、用于寒湿流注肌肉、凝聚不散而引起的阴疽肿毒等证,常与麻黄、肉桂、熟地、鹿角胶等同用。

    此外,单用本品研末,醋调外敷,就治肿毒初起之证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3-10克。外用适量。

    禁忌:肺虚久嗽及阴虚火旺者忌用。外敷能使皮肤起泡,皮肤过敏者不宜使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白芥子甙,经酶水解后释从挥发性白芥子油,对胃粘膜有轻度刺激,产生恶心感,反射性地增加支气管的分泌而祛痰。

    (二)清化热痰药

    本类药物是属寒性,适用于热痰及由痰热引起的癫痫、惊厥、瘰疬 及流注等病证。

    治疗热痰,常与清热药同用;治疗惊痫,须与镇痉药同用;治疗瘰疬,须配软坚散结药同用。

    凡属寒痰、湿痰者均不宜使用。

    前胡

    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前胡的根。切片,晒干。

    性味:苦,辛,微寒。

    功效:降气化痰,宣散风热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肺热咳嗽、痰黄稠粘、胸闷气急等,常与杏仁、桑白皮、贝母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外感风热,发热、咳嗽,常与牛蒡子、薄荷、桔梗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4.5-10克。生用。

    禁忌:阴虚火嗽、寒饮咳嗽忌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前胡甙、挥发油及鞣质等。有显著增加气管分泌的作用,祛痰效力与桔梗相当,但无明显的镇咳作用。

    贝母

    川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贝母和紫暗贝母等的地下鳞茎;浙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浙贝母的鳞茎。

    性味:川贝母;苦、甘,微寒。浙贝母:苦,寒。

    功效:止咳化痰,清热散结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风热咳嗽或痰火郁结、咯痰黄稠等,常与知母同用;阴虚劳热或肺燥之咳嗽、痰少咽干等,常与沙参、麦冬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痰热郁结所致的瘰疬,常与玄参、牡蛎配伍;治疮痈、乳痈等,与蒲公英、天花粉、连翘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3-10克。用于止咳化痰,宜研细末冲服,每次1-2克,一天两次。

    禁忌:寒痰、湿痰不宜用。反乌头。

    按:浙贝和川贝作用基本相似,但浙贝药性较燥烈,开泄力大,清热散结作用较强,多用于急性外感风热、痰热郁结之咳嗽;川贝药性温和,滋润性强,润肺止咳作用为佳,多用于慢性阴虚劳嗽及肺燥咳嗽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生物碱,能扩张支气管平滑肌,减少分泌,故有良好的镇咳祛痰作用。浙贝母有类似阿托品样作用,除扩张支气管平滑肌、减少分泌外,并有扩大瞳孔、降低血压的作用。

    瓜蒌(附:天花粉)

    为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括蒌的成熟果实。整个果实入药者名“全瓜蒌”;单用其果壳入药者名“瓜蒌皮”;单用其种仁入药者名“瓜蒌仁”。

    性味:甘,寒。

    功效:清热化痰,宽胸散结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痰热咳嗽、痰黄稠难咯,对伴有胸痛的尤为适宜,常与黄芩、桔梗、贝母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痰气郁结胸膈之胸痹、结胸证,治胸痹常与薤白、半夏同用;治结胸常与黄连、半夏同用。

    3、用于热毒所致的肺痈、肠痈、乳痈等。治肺痈配鱼腥、桔梗、芦根等;治肠痈配金银花、红藤、败酱草等;治痈配蒲公英、连翘等。

    此外,尚可用于肠燥便秘,常与火麻仁、郁李仁等配伍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10-15克。清热化痰、宽胸散结用瓜蒌皮;润肠通便用瓜蒌仁;全瓜蒌则兼皮、仁之功效。

    禁忌:大便溏泄者不宜使用。反乌头。

    附:天花粉 为瓜蒌的根。味甘、微苦,性寒。功能清热生津,消肿排脓。用于肺热燥咳、热病津伤口渴及消渴等证。如热盛者,常配知母、石膏等;阴伤者,常配沙参、麦冬等。并可用于疮疡痈肿,未溃能排脓,常与金银花、连翘、蒲公英等同用。用量10-15克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主要含有皂甙、有机酸、脂肪油等。所含皂甙有祛痰作用;瓜蒌经体外试验有抗癌作用,以皮的功效为佳。临床报道,由全瓜蒌制成的瓜蒌片,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,并有明显降血脂作用。

    竹茹(附:竹沥)

    为禾本科多年生植物淡竹茎的去青后第二层竹皮。

    性味:甘,微寒。

    功效:清热化痰,止呕逆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肺热咳嗽,咯痰黄稠等,常与黄芩、瓜蒌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痰热郁结、烦闷不安、失眠惊悸等,常与枳实、半夏、陈皮、茯苓等同用。

    3、用于胃热呕吐、呃逆,常与黄连、半夏、陈皮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4.5-10克。生用。止呕多用姜汁炒。

    附:竹沥 系新鲜淡竹经火烤后沥出之液体。味甘,性大寒。功效类似竹茹,但清化热痰作用优于竹茹,常用于中风、癫痫、惊厥等痰涎壅盛之证,与生姜汁同用。用量30-60克,冲服。

    天竺黄

    为禾本科植物淡竹或苦竹等节孔中分泌的液汁凝结而成的结晶块。晾干入药。

    性味:甘,寒。

    功效:清化热痰,凉心定惊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痰热壅肺所致的咳嗽气急、痰稠难咯,小儿闭痰喘常用,多与瓜蒌、贝母、胆南星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痰热蒙闭清窍,神昏谵语、惊搐及小儿急惊风等症,常与钩藤、牛黄、僵蚕、菖蒲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4.5-10克。生用,研末吞服,每次0.5-1克。

    为十字花科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播蒿或独行菜的成熟种子。晒干后入药。

    性味:辛、苦,大寒。

    功效:泻肺定喘,利水消肿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痰饮伏肺、咳喘不能平卧等,常与大枣、苏子、桑白皮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面目浮肿、胸腹积水、小便不利,常与防己、大黄、椒目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3-10克。生用。纱布包煎。

    禁忌:虚证喘促、肿满、小便不利者沈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白芥子甙、芥子碱等,具有强心甙作用的特点。临床报道,本品治疗慢性肺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有良好效果。

    (三)止咳平喘药

    本类药物主要作用是镇咳祛痰、降气平喘,适用于咳嗽、气喘等症。

    咳喘的原因很多,症状表现较为复杂,临床必须辨证,选用适宜的药物配伍,以消除引起咳喘的致病因素,才能收到良好效果

    杏仁

    为蔷薇科落叶乔木杏的成熟种子。晒干,去核壳取仁,沸水浸泡去外皮入药。

    性味:苦,温。有小毒。

    功效:止咳平喘,润肠通便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多种咳嗽气喘症,风寒咳嗽,常与麻黄、甘草同用;风热咳嗽,常与桑叶、菊花同用;燥热咳嗽,常与沙参、桑叶、贝母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肠燥便秘,常与火麻仁、郁李仁、当归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5-10克。捣碎,煎服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苦杏仁甙、苦杏仁酶、苦杏仁油等。苦杏仁甙经酶水解后产生氢氰酸,对呼吸中枢有镇静作用,从而达到镇咳、平喘作用。过量可导致中毒,可用杏树皮60克,煎汤内服解救。其所含脂肪油可润肠通便。

    桔梗

    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桔梗的根。切片,晒干。

    性味:苦、辛,平。

    功效:宣肺祛痰,清咽开音,排脓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各种咳嗽痰多症,风寒咳嗽,常与紫苏、杏仁、半夏等同用;风热咳嗽,常与桑叶、菊花、杏仁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咽痛失音,常与牛蒡子、薄荷、蝉蜕、甘草等同用。

    3、用于肺痈,胸痛、咳吐脓血,常与薏苡仁、鱼腥草、芦根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3-10克。生用。

    禁忌:阴虚久咳及有咳血倾向者均不宜使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主要含桔梗皂甙及植物甾醇、菊糖等。能促使支气管分泌,稀释痰液而起祛痰作用,并有镇咳作用。临床报道,本品与鱼腥草合用,对急性期肺脓肿有效。

    紫菀

    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菀的根茎。切段,晒干。

    性味:辛、苦,微温。

    功效:化痰止咳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久咳不愈、咯痰不爽等,常与桔梗、百部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阴虚咳嗽或咳血,常与贝母、知母、阿胶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5-10克。外感咳嗽宜生用,肺虚久咳宜灸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紫菀皂甙、紫菀酮及槲皮素等。能显著地增加呼吸道腺体分泌,稀痰液,易于咳出,但一般认为镇咳作用不明显;有一定利尿作用;对流感病毒及致病性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。

    款冬花

    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款冬花的花蕾。阴干。

    性味:辛,温。

    功效:润肺下气,止咳化痰。

    主治用于各种咳嗽气喘,寒饮咳喘,可配伍麻黄、细辛、紫菀等;肺虚痰嗽带血,可与百合同用;久嗽不止,常与紫菀、百部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3-10克。外感咳嗽宜生用,内伤咳嗽宜灸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款冬二醇等。有显著的镇咳作用,但祛痰作用不显著。

    百部

    为百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蔓生百部或直立及对叶百部的块根。切片,晒干。

    性味:甘、苦,微温。

    功效:润肺止咳,杀虫灭虱。

    主治

    1、用于新久咳嗽,尤以久咳、虚劳咳嗽为多用,常与桔梗、紫菀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小儿顿咳(百日咳),常与沙参、紫菀、贝母等同用。

    3、用于蛲虫病,单用本品30-60克,浓煎,晚上保留灌肠,连用3天。

    4、用于头虱、体虱、阴虱,可以本品20%醇浸液或50%水煎外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6-10克。生用或蜜灸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生物碱,能降低呼吸中枢兴奋性,抑制咳嗽反射而奏止咳之效;对结核杆菌、痢疾杆菌、肺炎双球菌及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。本品为接触性杀虫剂,对多种人体寄生虫有杀灭作用,尤对虱类作用最好。

    桑白皮

    为桑科落叶乔木桑的根皮。切段,晒干。

    性味:甘、辛,寒。

    功效:泻肺平喘,利水消肿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肺热咳喘,常与黄芩、地骨皮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水肿,上气喘急、小便不利等,常与茯苓、泽泻、车前子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6-15克。生用或蜜灸用。

    禁忌:咳喘和水肿属寒者不宜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黄酮类物质。有显著的降压和利尿作用。

    小结

    温化寒痰药多属温性,适用于寒痰、湿痰的证候。其中半夏、南星都能燥湿化痰,然半夏专理脾胃湿痰,且能止呕;南星专祛经络风痰,并可解痉。白芥子辛散温通,透达经络,搜皮里膜外或筋骨间凝痰。

    清化热痰药性偏寒凉,用于痰热之证。其中前胡清热化痰之中,又能宣散风热,为外感咳嗽所常用。贝母清热润肺化痰,兼以散结消肿。瓜蒌性偏寒滑,宽胸散结,又能润肠通便。竹茹、天竺黄均能清热化痰,但竹茹善于清胃止呕,天竺黄更能清心开窍。葶苈子则能泻肺行水。

    止咳平喘药;杏仁苦温润肺,止科平喘之中兼有宣散之功,并可润肠通便。桔梗善开肺气,并能排脓消痈。紫菀、款冬花、百部皆能润肺止咳,然紫菀化痰力强,款冬、百部止咳为佳,百部兼能杀虫灭虱。桑白皮泻肺平喘,兼能利水消肿。

    七、理气药

    凡能调理气机,治疗气分疾病的药物,称为理气药。

    气分疾病主要包括气虚和气滞两类。气虚病证当用补气药来治疗;气滞的,当用理气药来治疗。补气药列入补益药中介绍,本节只介绍理气药。

    气滞是指气机运行不畅而阻滞,大多与肝、脾(胃)、肺三脏有关。理气药物分别具有疏肝解郁、破气散结、理气宽胸、行气止痛、和中止呕、健胃醒脾、降气平喘等作用。适用于肝气郁滞的胸胁胀痛、疝气痛、女子月经不调、乳房胀痛或结块等;脾胃气滞的脘腹胀满、食欲不振、嗳气吞酸、恶心呕吐、大便失常等;肺气壅滞的呼吸不畅、胸闷气塞、咳嗽、气喘等。

    理气药大多辛温香散,易于伤阴耗气,故阴虚、气虚的病人应慎用。

    陈皮(附:青皮)

    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橘的成熟果实的果皮。晒干。

    性味:辛、苦,温。

    功效:理气健脾,燥湿化痰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胀满、恶心呕吐、不思饮食等,常与木香、枳壳、厚朴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痰湿壅滞所致的胸闷、咳嗽痰多等,常与半夏、茯苓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3-10克。生用或炒用。

    禁忌:津亏实热之证慎用。

    附:青皮 为柑、橘类未成熟的青色或果皮。味苦辛、性温。功能疏肝破气,消积化滞。适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胀痛、乳房胀痛或结块、疝气痛以及食积停滞之脘腹胀痛等。用量同陈皮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橙皮甙、挥发油等。对消化道有温和刺激作用,有利胃肠积气的排除,并可使胃液分泌增加;能刺激呼吸道粘膜,使分泌增多,有祛痰作用。

    枳实(附:枳壳)

    为芸香科常绿乔木酸橙或香圆的未成熟果实。切片,晒干。

    性味:苦,微寒。

    功效:破气消积,化痰除痞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胃肠积滞,脘腹胀满、食欲不振等,常与厚朴、大黄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湿热泻痢、积滞泄泻,常与木香、槟榔、黄芩、大黄等同用。

    3、用于痰湿阻滞或寒凝气滞,以致胸腹痞满不舒等。前者常与白术配伍;后者则与陈皮、生姜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3-10克。生用或麸炒用。

    禁忌:虚证及孕妇慎用。

    附:枳壳 为枳实同种属的成熟果实。性味、功效与枳实相同,但作用较缓,以行气宽中为主,多用于脘腹胀痛、食欲不振等。用量用法同枳实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挥发油、橙皮甙等。能兴奋胃肠功能,使胃肠蠕动增强而有节律;对子宫有显著兴奋作用,能使子宫收缩,肌张力增强。临床报道,本品与黄芪、党参、升麻、柴胡等配伍,治疗胃下垂、胃扩张、子宫脱垂、脱肛等,取得良好疗效。

    木香

    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云木香或川木香的根。切片,晒干。

    性味:辛、苦,温。

    功效:行气止痛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胃肠气滞所致脘腹胀满、食少呕恶等,常与砂仁、陈皮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泄泻下痢、腹痛、里急后重,常与黄连同用。

    此外,脾虚泄泻、便溏,用煨木香以增强止泻作用,并配伍党参、白术、茯苓、山药等。用量用法:3-10克。行气生用,止泻煨用。入汤剂不宜久煎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挥发油等。对胃肠有轻度刺激,并能促进蠕动及分泌,因而能缓解胃肠气胀所致的腹痛;对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、痢疾杆菌、皮肤癣菌等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。

    乌药

    为樟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乌药的根。切片,晒干。

    性味:辛,温。

    功效:行气止痛,温肾散寒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寒郁气滞引起的胸闷腹胀或脘腹疼痛等,常与木香、陈皮、沉香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寒疝腹痛,常与小茴香、木香、骨皮青皮等同用。

    3、用于下焦虚寒所致小便频数、遗尿等,常与益智仁、山药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5-10克。生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主要含挥发油。能增进肠蠕动,促进肠道气体之排除。

    香附

    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莎草的根茎。山干。

    性味:辛、微苦,平。

    功效:理气解郁,调经止痛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或肝胃气痛、呕吐吞酸、嗳气食少等,常与柴胡、枳壳、木香、陈皮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肝气郁结所致月经不调、痛经等,常与柴胡、当归、川芎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6-10克。理气解郁宜生用,调经止痛醋炒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挥发油。能直接抑制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和弛缓紧张的作用,并能提高机体的痛阈。

    川楝子

    为楝科落叶乔木川楝的成熟果实。晒干。

    性味:苦,寒。有小毒。

    功效:理气止痛,杀虫疗癣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肝胃气滞所致的胁肋脘腹胀痛,常与延胡素、青皮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疝气痛,常与小茴香、青皮等同用。

    3、用于虫积腹痛,常与小茴香、青皮等同用。

    4、用于治癣,单用焙黄研末,用猪油或麻油调成油膏,涂于患处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5-10克。麸炒后用。外用适量。

    禁忌:脾胃虚寒者慎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苦楝素、脂肪油、鞣质等。体外试验对猪蛔虫有杀灭作用,对铁锈色小芽胞癣菌有抑制作用。

    郁金

    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郁金、姜黄及莪术的块根。晒干,打碎或切片。

    性味:辛、苦,寒。

    功效:行气解郁,祛瘀止痛,凉血清心,利胆退黄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气血郁滞所致胁肋疼痛、月经不调、痛经等,常与柴胡、香附、当归、白芍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血热瘀滞所致吐血、衄血、尿血等,常与生地、丹皮、山栀同用。

    3、用于湿温病,湿浊蒙蔽清窍,神志不清,常与菖蒲同用;痰植所致的惊痫、癫狂,与白矾配伍。

    4、用于黄疸,常与茵陈、金钱草、山栀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3-10克。生用。

    禁忌:本品含姜黄素、挥发油。能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,并可使尿中尿胆元显著减少;对泥沙状结石有较好的溶化作用,可治疗胆结石。

    小结

    理气药能舒畅气机,调理气分,故适用于气滞的病证。陈皮理气燥湿,作用于脾肺。枳实苦泄,偏于破气,善消痞积。木香、香附、乌药、川楝子都能行气止痛,但木香专调脾胃气滞;香附疏理肝气,能调经止痛;乌药善行下焦,温肾散寒;川楝子更具杀虫疗癣之功。郁金为血中之气药,即可理气,又能活血,且能清心宣窍,利胆退黄。

    八、理血药

    凡能调理血分,治疗血分痢病的药物,统称为理血药。

    血分病一般可分为血虚、血热、血瘀、血溢(即出血)四种,治法不外乎血虚宜补血,血热宜凉血,血瘀宜活血,血溢宜止血。其中补血药、凉血药已分别列入补益药、清热药中介绍,本节只介绍活血,血溢宜止血。其中补血药两类。

    (一)活血祛瘀药

    活血祛瘀药具有疏通血脉、消散血瘀的作用,适用于瘀血所致的各种病证,如瘀痛、跌打损伤、症瘕积块、痈肿疮疡、经闭、痛经、产后瘀滞腹痛等。

    由于气与血之间关系密切,气滞则血瘀,血瘀则气滞,故在使用活血祛瘀药时常与行气药同用。此外,还须根据不同的证候和药物性质,作适当的选择和配伍。

    本类药物有促进血行的作用,故凡月经过多、血虚无瘀滞等应当慎用;其中具有催生和堕胎作用的药物,孕妇忌用,以免引起流产。

    丹参

    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的根。晒干,切片。

    性味:苦,微寒。

    功效:活血祛瘀,养血安神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血瘀所致经闭、痛经、月经不调、产后恶露不尽,以及心胸、胁肋疼痛等症。妇女经闭、产后瘀血诸证,可单独应用,亦可与当归、桃仁、红花、益母草同用;心脉阻滞的心胸疼痛可与擅香、川芎、郁金等同用;肝郁血瘀的胁肋疼痛常与赤芍、香附、鳖甲、牡蛎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心悸怔忡、烦躁失眠等症,常与酸枣仁、柏子仁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9-15克。生用。

    禁忌:本品反藜芦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丹参酮甲、乙、丙、维生素E等。能扩张周围血管,降低血压;扩张冠状动脉,增加冠脉流量;有抗凝血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,降血糖作用,并有安定、镇静、镇痛的作用。

    赤芍

    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的根。晒干,切片。

    性味:苦,微寒。

    功效:清热凉血,活血祛瘀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温热热入营血,发热、舌绛、身发斑疹,以及血热妄行,吐血衄血等,常与犀角、丹皮、生地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月经不调、痛经、经闭、跌打损伤、疮痈肿毒等气血瘀滞之证,经血不调、及跌打损伤常与当归、桃仁、红花等同用;疮痈肿毒常与当归、金银花、甘草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6-12克。生用。

    禁忌:月经过多、血虚无瘀、孕妇等均忌用。本品反藜芦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赤芍甲素、乙素、苯甲酸等。能松弛胃肠平滑肌,缓解肠痉挛引起的腹痛,并有镇静作用。

    桃仁

    为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桃的成熟种仁。去果核壳取种仁,晒干。

    性味:苦、甘,平。

    功效:

    1、用于破血祛瘀,润燥滑经,产后瘀滞腹痛,跌打损伤、瘀滞作痛,常与当归、红花、川芎、牛膝等同用。治肺痈,常与芦根、薏苡仁、冬瓜仁等同用;治肠痈,常与大黄、丹皮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肠燥便秘,常配伍火麻仁、当归、杏仁等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3-10克。生用。捣碎。

    禁忌:孕妇忌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苦杏仁甙、脂肪油、挥发油、苦杏仁酶及维生素B1等。有显著抑制血凝作用。所含苦仁甙,在苦杏仁酶的作用下,可分解产生氢氰酸,如误服大量,可麻痹延髓呼吸中枢而引起中毒死亡。所含脂肪油,有润肠作用。

    红花

    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红花的花冠。阴干。

    性味:辛,温。

    功效:活血通经,祛瘀止痛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血滞经闭、痛经,产后瘀阻腹痛,症瘕积块,跌打损伤瘀滞作痛,疮痈肿毒等,常合桃仁、当归、赤芍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血滞而致斑疹色不红活,常与紫草、当归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3-9克。生用。

    禁忌:无瘀滞者、月经过多及孕妇忌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红花甙、红花黄色素等。能兴奋子宫,小剂量子宫发生紧张性或节律性收缩,大剂量可达痉挛程度;小剂量对心肌有轻度兴奋作用,大剂量则抑制;有降血压作用,并维持较长时间;有抗血凝作用。红花水浸液有一定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。临床报道,本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、脑血栓闭塞性脉管炎,均有较好的疗效。红花酊外搽治疗软组织损伤有效。

    川芎

    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芎穷的根茎。晒干,切片。

    性味:辛,温。

    功效:活血行气,祛风止痛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血郁气滞的月经不调、痛经、经闭、胞衣不下,以及跌打伤痛、疮痈肿痛等。妇女经血不调等,常与当归、红花、桃仁、赤芍等同用;跌打伤痛,常与乳香、当归等同用;疮痈肿痛,多与白芷、赤芍等配伍。

    2、用于外感头痛、身痛及风湿痹痛等,常与白芷、细辛、羌活、防风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3-10克。生用。

    禁忌:阴虚火旺、月经过多者不宜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生物碱、阿魏酸、挥发油等。能抑制神经中枢,有镇静、镇痛、解痉作用,并能兴奋延髓呼吸中枢、血管运动中枢,直接扩张周围血管,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,降低血压的作用;对子工平滑肌小剂量加强其收缩,大剂量则麻痹而收缩停止。

    牛膝

    为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牛膝或川牛膝的根。晒干,切片。

    性味:苦、酸,平。

    功效:活血祛瘀,利关节,强筋骨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血瘀经闭、痛经、产后瘀滞腹痛、跌仆伤痛等,常与当归、桃仁、红花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肝肾不足,药膝酸痛,软弱无力等,常与杜仲、桑寄生、续断等同用。

    此外,本品作用趋下,能引药下行,故可用于阴虚火旺的牙龈肿痛等症,常配合生地、石膏等同用。或用于吐血、衄血等上部血热妄行的证候,常配伍侧柏叶、小蓟、旱莲草等。用量用法:6-12克。活血祛瘀,通利关节,以川牛膝为好;补益肝肾,强壮筋骨,以怀牛膝为好。生用或制用。

    禁忌:气虚下陷、月经过多及孕妇忌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怀牛膝含皂甙及多量钾盐。川牛膝含生物碱。怀牛膝有短暂的降血压作用,轻微的利尿作用及增加子宫的收缩 。

    益母草

    为唇形科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益母草的全草。晒干,切段。

    性味:辛、微苦,微寒。

    功效:活血调经,利水消肿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血滞月经不调、痛经,产后恶露不尽、瘀滞腹痛等。单用本品煎服,或煎制成膏服用;亦可配合当归、川芎、赤芍药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水肿、小便不利,可单用,或与白茅根、茯苓、桑白皮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10-30克。单味可用至30-60克。生用。

    禁忌:孕妇忌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益母草碱甲、乙及水苏碱、油酸等。能显著增强子宫肌肉的收缩力和紧张度,并有利尿作用。近有用治急性肾炎水肿,利尿消肿明显。

    泽兰

    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瓜儿苗的茎叶。晒干,切段。

    性味:苦、辛,微温。

    功效:活血通经,利水消肿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血瘀经闭、月经不调、痛经、产后瘀滞腹痛,以及跌打损伤、瘀滞作用,疮痈肿毒等,常与当归、川芎、桃仁、红花、益母草等同用。跌打伤痛、疮痈肿毒;还可外用,鲜品捣敷患处。

    2、用于浮肿、小便不利,尤多用于产后浮肿、腹痛,常与益母草、茯苓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6-12克。生用。外用适量。

    禁忌:孕妇慎用。

    鸡血藤

    为豆科植物丰城鸡血藤或白花油麻藤的茎藤。蒸熟,切片,晒干。

    性味:苦、微甘,温。

    功效:补血活血,舒筋通络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血虚经闭,月经不调,痛经等,常与当归、熟地、芍药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风湿兼血虚所致痹痛,关节疼痛,肢体麻木等,常与当归、桑寄生、牛膝、防己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10-30克。生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鸡血藤醇及铁质等。有降血压作用;能增强子宫节律性收缩。临床有治疗放射线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取效的报道。

    延胡索

    为罂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延胡索的块茎。煮,晒干入药。

    性味:辛、苦,温。

    功效:活血,行气,止痛。

    主治:用于气血凝滞所致的一身上下诸痛,如头痛、胸腹痛、胁痛、疝气痛、月经痛、关节痛、跌打伤痛等,单用或随伍。如配川楝子、香附、郁金治胁痛;配高良姜、木香治胃脘寒痛;配小茴香,治疝气痛;配当归、川芎、白芍药月经痛;配瓜蒌、丹参治胸痛;配当归、桂枝、秦艽治肢体疼痛;配桃仁、乳香等治跌打伤痛等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3-10克。研末吞服,每次1.5-3克。醋制则止痛效果更好。

    禁忌:月经过多及孕妇忌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15种生物碱,主要是延胡索甲素、乙素、丑素。镇痛作用显著,并有镇静、催眠、解痉作用。临床报道,颅痛定(延胡素乙素)可用于各种疼痛的止痛,并可用于失眠,尤其因疼痛而不能入睡者更为适宜,可作中、短程催眠剂用。

    乳香(附:没药)

    为橄榄科小乔木乳香的胶状树脂。微炒去油用。

    性味:辛、苦,温。

    功效:活血止痛,消肿生肌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血瘀气滞的心腹疼痛,痛经,经闭,跌仆伤痛等,常与当归、没药、延胡索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疮疡溃破,久不敛口,可与没药等研末,外敷创面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3-10克。

    附:没药为橄榄科小乔木没药渗出油胶树脂。味苦性平。功效与主治和乳香基本相同,故两药常用。

    王不留行

    为石竹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麦蓝菜的成熟种子。晒干。

    性味:苦,平。

    功效:活血通经,下乳,利水通淋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血瘀经闭或痛经,常与当归、川芎、红花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产后乳汁不下,常与穿山甲、通草等同用。

    3、用于石淋、小便淋沥不畅,常与金钱草、海金沙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5-10克。生用。

    禁忌:孕妇忌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皂甙及碳水化合物。动物实验观察到,除去钾质的水煎剂对大白鼠子宫有明显兴奋作用,醇浸剂则作用更强。水浸膏片内服,对通乳及子宫复旧有明显效果。

    (二)止血药

    止血药具有制止血的作用,适用于各种出血的证候,如衄血、咯血、呕血、便血、尿血、崩漏及创伤出血等。

    临床应用止血药,必须根据出血的原因和证候,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配伍。如血热妄行的,应与清热凉血药同用;气虚不能摄血大应与补气药同用。大量出血引起气虚欲脱,更应补气固脱,单用止血药,往往缓不济急。另外,在使用止血药时,还应注意有瘀血,若有瘀血未尽,应适当配伍活血祛瘀药,以免单纯止血而留瘀。

    小蓟(附:大蓟)

    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刺儿菜的全草。晒干,切段。

    性味:甘,凉。

    功效:凉血止血,解毒消痈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血热所致的各种出血证,常与生地、丹皮、栀子等同用,亦可单用鲜品捣汁服。

    2、用于疮痈肿毒,创伤出血,鲜品捣汁内服,并以渣外敷患处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10-15克。鲜品30-60克。生用。外用适量。

    附:大蓟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蓟的全草。味甘苦性凉。功效、主治与小蓟相似,但解毒消肿作用优于小蓟。用法用量同小蓟。临床常同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生物碱及皂甙。有止血作用,能收缩血管,并使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缩短;有较显著而持久的降压作用;有利胆、降低血中胆固醇等作用。

    仙鹤草

    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芽草的全草。晒干,切段。

    性味:苦,平。

    功效:收敛止血。

    主治:用于各种出血证,无论寒、热、虚实,均可配伍应用。如血热妄行,可与生地、侧柏叶、大小蓟等同用;虚寒性出血,可与炮姜炭、皂心土、黄芪等同用。

    此外,民间有用本品30克,红枣10枚,水煎服,治疗脱力劳伤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10-30克。生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仙鹤草素、维生素K、仙鹤草酚等。能使凝血时间缩短。增加血小板及血钙,促进止血;并有收缩血管、升高血压、强心、恢复骨骼肌的疲劳等作用;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结核杆菌、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。本品的地下部分的冬芽(名狼芽草)有驱除绦虫虫作用。

    三七

    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人参三七的根。晒干,切片。

    性味:苦、甘,微温。

    功效:祛瘀止血,消肿定痛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各种出血证,对兼有瘀滞者更适宜,可单用本品研末服,亦可配伍应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各种瘀滞疼痛以及跌打伤痛等,可单独应用,或与乳香、没药、延胡素等配伍。用量用法:3-10克。生用。粉剂1.5-3克,最多可用至4.5-6克,吞服。病急重者,可每4-5小时服一次,以粉剂为佳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三七皂甙甲乙、黄酮甙、生物碱等。有明显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,减慢心率,降低血压,降低心肌耗痒量的作用;能缩短凝血时间,并使血小板增加而有止血作用;本品水煎液对大白鼠实验性关节炎有明显抑制租用。

    地榆

    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榆的根茎。晒干,切片。

    性味:苦、酸,微寒。

    主治:凉血止血,解毒敛疮。

    功效:

    1、用于血热所致各种出血证,尤以下部出血,如便血,如便血、痔血等更为常用,常与茜草、槐花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烫火伤,单用或与生大黄等同用,研末,麻油调敷;疮痈溃破、流水,单用或与黄连、黄柏等,研末,掺于患处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10-15克。止血宜炒炭用,其它生用。外用适量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鞣质(儿茶类)、榆皂甙和维生素A类物质。有缩短凝血、出血时间,并能收缩血管,故有止血作用;外用于烧伤能减轻渗出,促进新皮生长;有广谱抗菌作用,但高压消毒处理后抗菌能力显著降低。

    茜草

    为茜草科多年山攀援草本植物茜草的根及根茎。晒干,切片。

    性味:苦,寒。

    功效:凉血止血,活血祛瘀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血热所致的各种出血证,常与生地、地榆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血瘀经闭、月经不调、痛经,产后恶露不下,跌仆伤痛等,常与当归、丹参、赤芍、桃仁、红花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10-15克。止血宜炒炭用,活血祛瘀生用。

    禁忌:胃弱、泄泻者慎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茜草酸。能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,故有止血作用,炒炭后作用更显著;有镇咳祛痰作用。

    白芨

    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芨的块茎。切片,晒干。

    性味:苦、甘、涩,微寒。

    功效:收敛止血,消肿生肌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肺胃出血证,如咯血、呕血等,可单独或配伍应用,如配阿胶、生地治咳嗽咯血;配乌贼骨、浙贝母、三七等治呕血。外伤出血,可单用或与五倍子、煅石膏等研末,撒敷患处。

    2、用于痈肿疮疡、溃破久不收口,疮疡初起未溃,配金银花、贝母、乳香、天花粉等;疮疡已溃、久不收口,可研粉外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6-15克。研末吞服,每次3-6克。生用。外用适量。

    禁忌:反乌头、附子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白芨胶、挥法油等。有良好的局部止血作用,原理是使血细胞凝集,形成人工血栓,并可缩短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;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。本品在37度时粘度降低,调服以冷开水为宜。

    小结

    理血药包括活血祛瘀药和止血药两类,分别用于瘀血和出血证候。

    活血祛瘀药能使血行通畅,瘀滞消散。其中丹参、赤芍性偏寒凉,活血凉血,于血热瘀滞尤为适宜,而丹参尚能养血安神。川芎辛散温通,活血而又行气,为血中之气药,能祛风止痛。桃仁质润多脂,兼能润肠通便。红花善于活血通经,祛瘀生新。牛膝则引血下行,生用活血通经,通利关节;熟用补益肝肾,强壮筋骨。鸡血藤活血而又补血,舒筋通络。益母草、泽兰活血调经、利水消肿,两药常协同应用。延胡素活血止痛,又能行气,气滞血瘀所致痛证,用之有良效。乳香活血之中又能消肿,外用并可祛腐生肌。王不留行功专通络下乳,并能利水通淋。

    止血药用于一切出血之证。其中小蓟、地榆均能凉血止血,而小蓟兼以解毒疗疮,地榆长于清下焦血热,并能敛疮生肌,外治烫火伤。三七、茜草祛瘀止血,止血而无留瘀之弊,三七功效尤著,并能消肿定痛;茜草则性寒,凉血止血,用于血热出血之证。仙鹤草、白芨收敛止血,而白芨还能敛疮生肌。

    九、补益药

    凡具有扶正补虚作用,能治疗各种虚证的药物,称为补益药。

    虚证通常是指人体气血阴阳不足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证候,一般可分为气虚、血虚、言虚和阴虚四类。而补益药根据它们的性能和应用范围,也可分为补气药、补血药、补言药、补阴药四类。由于人体气血阴阳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,如气虚者常易导致阳虚,阳虚者每多兼有气虚;血虚者可导致阴虚,阴虚者每兼血虚。因此,补气药和补阳药,补血药和补阴药,往往相须为用。久病又常气血两亏或阴俱虚,则更须气血并补、阴阳双补,以兼筹并顾。

    使用补益药时,对于病邪未尽的病人,注意不宜早用,以免闭门留寇;对于病邪未尽而正气已虚者,可于祛邪药中加入补益药,以扶正祛邪。

    (一)补气药

    补气药主要用于治疗气虚证,尤其是脾、肺气虚。脾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,脾气虚则神疲乏力、食欲不振、脘腹胀满、大便溏泻、甚至浮肿、脱肛等。肺主一身之气,肺气虚则少气乏力、语声低微、自汗等。以上气虚证候,都可用补气药来治疗。

    气血相互生化,关系密切,气旺可以生血,所以补气药常用于血虚证。在使用补气药过程中,如出现脘腹胀满等症状,可加入少量理气药同用。

    人参(附:党参、太子参)

    为五加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人参的根。人工栽培的称园参,野生的称野山参。园参于栽培后5-6年采挖,洗净晒干的,叫生晒参;经沸水浸烫后,浸于糖汁中再于燥的,叫白糖参或白参;蒸晒干或烘干的,叫红参。

    性味:甘、微苦,平。

    功效:大补元气,补脾益肺,生津止渴,宁神益智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气虚欲脱、自汗淋漓、脉微细等症,单用本品,浓煎取汁服;监见肢冷亡阳者,可与附子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神疲乏力、食少便溏、久泻脱肛等,常与白术、茯苓、甘草等同用。

    3、用于热病耗气伤津、口渴、汗多,或消渴病等,前者常与麦冬、五味子配伍;后者多与生地、山药、天花粉等同用。

    4、用于心脾两虚、心悸怔忡、失眠健忘等,常与酸枣仁、当归、茯苓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3-10克,文火另炖服。粉剂每次1-2克,日服二、三次。急救可用15-30克,煎汁频服。

    人参价昂,除救急固脱必须使用外,一般补益方中可用党参代替。

    禁忌:凡阴虚火旺,一切火郁内实之证均忌用。反藜芦,畏五灵脂。服用人参,应忌食萝卜。

    附:党参 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党参的根。味甘性微温。这要功能补中益气,适用于脾胃气弱、肺气不足及病后气血虚弱之证。本品补气作用与人参相似,但补力较弱,在一般的补气健脾方中,可作为人参的代用品。用量10-15克。本品反藜芦、畏五灵脂。

    太子参 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孩儿参的块根。味甘微苦性平。功能益气生津养胃,适用于脾胃虚弱、肺气不足及热病津伤等口干乏力、气阴两虚之证。本品功近人参而力较薄弱,补脾益气之力不及党参,但生津作用胜于党参,系一清补之品。用量6-15克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人参素、人参烯、人参甙、脂肪酸、挥发油、维生素、酶等。对中执神经系统具兴奋作用,能提高脑力和力机能,故有抗疲劳作用,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也有一定影响;能使心脏收缩力加强,故有强心作用,并可能通过改善心肌营养代谢而使心功能改善;兴奋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,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的抵抗力;有促性腺激素样作用,可增强性机能;能降低血糖,并与胰岛素有协同作用;可调节胆固醇代谢,抑制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;改善消化吸收功能,增进食欲,促进蛋白质的合成。此外,还有抗利尿作用和促进造血机能等。

    黄芪

    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芪的根。切片,晒干。

    性味:甘,微温。

    功效:补气升阳,固表止汗,托毒生肌,利水消肿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气虚倦怠无力、食少、便溏等,常与党参、白术等同用;治疗中气下陷所致脱肛、阴挺等,常与党参、便术升麻、柴胡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表虚不固的自汗,常与防风、白术等同用。

    3、用于痈疽疮疡、脓成不溃者,常与当归、穿山甲、白芷等同用;若疮疡内陷,久溃不敛,脓出清稀者,可与党参、当归、肉桂等同用。

    4、用于气不化水,小便不利、浮肿等,常与防己、白术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10-15克,大剂量可用到30-60克。蜜灸补益气血,生用则固表托毒。

    禁忌:凡阴虚火旺,一切实热证均忌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糖类、粘液质、胆碱、甜菜碱、数种氨基酸等。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唑功能,提高抗病能力;有强心利尿作用;能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及营养状况,使坏死细胞恢复活力,故可用治慢性溃疡。临床报道,黄芪配党参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及糖尿病有效。

    白术

    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的根茎。切片,晒干。

    性味:甘、苦,温。

    功效:补脾益气,燥湿利水,固表止汗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脾胃虚弱所致倦怠少气、食少腹胀、大便溏泄等,常与党参、茯苓、木香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脾虚湿盛的痰饮、水肿等,常与桂枝、茯苓等同用。

    3、用于表虚自汗症,常与防风、黄芪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6-12克。利水、固表宜生用;补脾益气宜炒用。

    禁忌:阴虚内热者忌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挥发油,主要为苍术醇和白术酮;另含维生素A类物质。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,轻度降低血糖的作用,以及保肝、防止肝糖减少的作用。

    山药

    为薯蓣科多年生缠绕草本薯蓣的块根。切片,晒干。

    性味:甘,平。

    功效:补脾止泻,养肺益阴,益肾固精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脾胃虚弱、大便溏泄、食少体倦等,常与党参、白术、茯苓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肺虚喘咳、虚劳咳嗽等,常与沙参、麦冬等同用;治疗消渴证,单用或与黄芪、生地、天花粉等同用。

    3、用于肾虚遗精、带下,常与山茱萸、金樱子、芡实等同用;肾虚尿频、遗尿等,常与益智仁、乌药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10-30克。生用。

    甘草

    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的根茎。晒干,切片。

    性味:甘,平。

    功效:补脾益气,润肺止咳,清热解毒,缓急止痛,调和药性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脾胃虚弱,常与党参、白术、茯苓等同用;治气虚血少,心动悸、脉结代等,常与党参、桂枝、阿胶、生地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各种咳嗽气喘,可根据不同证候,和祛痰止咳药配伍应用。

    3、用于疮疡肿毒,常与金银花、连翘等同用;治咽喉肿痛,常与桔梗、牛蒡子等同用。此外,可用治食物、药物、农药中毒等,单味大剂量煎水服,或与绿豆等配伍。

    4、用于脘腹疼痛、筋肉挛急疼痛等,常与白芍等同用。

    5、用以减低或缓解其它药物的烈性和毒性,在复方中作为佐、使药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3-10克,作主药时可适当加大用量。用于解毒,可用至30-60克。生用,清热解毒;蜜灸,补中益气。

    禁忌:湿盛中满、恶心呕吐设不宜用。本品反大戟、芫花、甘遂、海藻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甘草甜素,系甘草酸的钾、钙盐;另含甘草甙和天门冬酰胺、甘露醇等。有解毒作用,对细菌毒素(白喉毒素、破伤风毒素)、药物(硝酸马钱子碱、水合氯醛)、蛇毒、河豚毒以及食物、体内代谢产物的中毒等均有一定效果;有类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,能使水、钠潴留,血压增高,钾排出增加;能抑制组织胺所引起的胃酸分泌,有保护胃粘膜的作用,尚有解痉、镇咳祛痰作用。本品长期服用有致高血压、水肿等副作用。

    (二)补血药

    补血药,又叫养血药,是治疗血虚病证的药物,适用于面色萎黄、唇甲苍白、耳鸣、眩晕、心悸怔忡、失眠健忘及女子月经不调、量少色淡等血虚证候。

    由于气旺可以生血,所以补血药常与补气药配伍,以益气生血。补血药中不少兼有养阴分功效,亦可作为补阴药使用。补血药性多粘腻,故湿滞中满、食少便溏者忌用。脾胃虚弱者应与健脾药合用。

    熟地黄

    为玄参科多面生草本植物地黄的根茎,加酒反复蒸后的制品。

    性味:甘,微温。

    功效:补血,滋阴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血虚所致面色无华、眩晕、心悸、失眠等,常配当归、白芍等。

    2、用于肝肾阴虚,骨蒸潮热、盗汗、遗精及消渴等,常与山茱萸、山药、丹皮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10-30克。

    禁忌:脾胃有湿、食少腹满、大便溏泄及痰湿素盛者不宜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地黄素、甘露醇、维生素A类物质。有强心、利尿、降血糖等作用。

    何首乌

    为蓼科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合首乌的块根。切片,晒干。

    性味:苦、甘、涩,微温。

    功效:补肝肾,益精血;解毒通便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肝肾不足、精血亏虚所引起眩晕、耳鸣、须发早白、失眠健忘、腰膝酸软等,常与熟地、当归、枸杞子、菟丝子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瘰疬疮痈、肠燥便秘等病证。前者常与玄参、连翘等同用;后者可单用煎服,或与火麻仁、黑芝麻等配伍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10-15克。补肝肾宜制用,解毒通便生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蒽醌衍生物,主要为大黄酚和大黄泻素,另含卵磷脂等。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,能降低血清胆固醇,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;有强壮神经作用:能促进肠蠕动,而是通便作用。

    当归

    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归的根。切片,晒干。

    性味:甘、辛,温。

    功效:补血活血,润肠通便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血虚证及妇女月经不调、痛经、经闭及产后瘀滞腹痛等,常与熟地、白芍、川芎等同用;兼有血瘀者,配伍丹参、桃仁、红花等。亦可用于跌打瘀痛、疮疡肿痛及风湿痹痛等,常与乳香、没药、桃仁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血虚肠燥便秘,常与火麻仁、生首乌、肉苁蓉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6-15克。生用或炒用。

    禁忌:凡阴虚内热、湿滞中满、大便溏泻者均不宜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挥发油、水蓉性生物碱、维生素B12等。对子宫作用具“双向性”,能使子宫肌收缩加强,又能使其驰缓,并可能有促进子宫发育的作用;这抗贫血和抗维生素E缺乏症作用;有保护肝脏,防止肝糖原减少作用;对痢疾杆菌、伤寒肝菌、大肠肝菌、溶血性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。

    白芍

    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的根。去皮,切片,晒干。

    性味:苦、酸,微寒。

    功效:养血敛阴,柔肝止痛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阴血不足所致的眩晕、耳鸣及妇女月经不调、崩漏等证,常与当归、熟地、川芎等同用;用于外感风寒、营卫不和,表虚汗出而恶风,常与桂枝同用;自汗、盗汗、常与懔骨、牡蛎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肝气不和所致的胸胁、脘腹疼痛以及四枝拘挛疼痛等。胸胁痛配伍柴胡、香附、川芎等;脘腹痛及四肢拘挛配伍甘草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6-15克。生用或炒用。

    禁忌:本品藜芦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芍药甙、笨甲酸、芍药醇、鞣质、挥发油等。对胃肠道平滑肌和子宫平滑肌有抑制作用;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;能抑制胃液分泌;有广谱抗菌作用。

    阿胶

    为马科动物驴的皮熬制成的胶块。

    性味:甘,平。

    功效:补血止血,滋阴润燥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血虚证及虚劳咯血、吐血、便血、尿血、崩漏等。血虚常与当归、熟地、白芍等同用;出血证候,可配伍止血药应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心肾阴虚,失眠心烦,常与黄连、生地、白芍等同用;阴虚肺燥,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,常与沙参、麦冬、枇杷叶等同用;热病伤阴,筋失滋养,肢挛抽搐,常与牡蛎、钩藤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6-15克。烊化冲服。

    禁忌:脾胃虚弱、食欲不振、便溏、舌苔厚腻者不宜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明胶朊、骨胶朊及硫、钙等。能加速红细胞和血红胞和血红蛋白增长;能改善体内钙的平衡,使血清钙的含量增高,有促进血液凝固作用。

    (三)补阴药

    补阴药又称养阴药,具有养阴、增液、润燥等作用,适用于阴液虚亏的各种证候。如肺阴虚;则干咳、咯血、虚热;胃阴虚,则舌红津少、口渴、干呕虚哕;肝阴虚,则两目干涩、眩晕等;肾阴虚,则潮热、盗汗、腰膝酸软等。补阴药各有专长,应随证选用。

    补阴药大多甘寒滋腻,凡脾肾阳虚、中气不足,痰饮湿浊均不宜应用。

    沙参

    有南北两种;南沙参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种沙参的根;北沙参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珊瑚菜的根。切片,晒干。

    性味:甘、苦,微寒。

    功效:润肺止咳,养胃生津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肺虚燥咳,干咳少痰,久咳音哑等,浜与川贝、麦冬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胃阴耗伤、津少口渴等,常与麦冬、生地、石斛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6-15克。生用。

    禁忌:肺寒咳嗽不宜用。本品反藜芦。

    麦冬(附:天冬)

    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沿阶草须根上的小根块。晒干。

    性味:甘、微苦,微寒。

    功效:滋阴润肺,养胃生津,清心除烦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阴虚肺燥,咽干口渴、干咳少痰等,常与沙参、阿胶、生地、枇杷叶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胃阴耗伤,津少口渴、舌干苔少等,常与石斛、天花粉、沙参等同用。

    3、用于心阴不足,心悸、虚烦失眠等,常与生地、丹参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6-15克。生用。

    禁忌:寒咳痰饮、脾虚便溏者忌用。

    附:天冬 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天门冬的块根。味甘苦性寒。功效养阴清热,润肺滋肾,适用于肺阴虚有热之证,如干咳痰少、咽干口渴、潮热、遗精、盗汗等。用量6-12克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多种甾体皂甙、维生素A、粘液质等。有祛痰、镇咳、强心、利尿作用。对白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、伤寒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。

    石斛

    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斛的茎。鲜用或晒干、切段。

    性味:甘、淡,微寒。

    功效:养阴,生津,清热。

    主治:用于热病伤津,口干燥渴,或病后阴亏,虚热不退,常鲜生地、玄参、麦冬等同用。治胃痛干呕,舌红少津无苔等,常与麦冬、沙参、天花粉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6-15克。生用。清热生津宜用鲜石斛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石斛碱、多量粘液质等。能促进胃液分泌,以助消化;养能加强肠蠕动。石斛碱有微弱的解热、镇痛作用。

    旱莲草

    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鳢肠的全草。晒干,切段。

    性味:甘、酸,寒。

    功效:补肝肾,养阴血;凉血止血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肝肾阴血亏损,头晕目眩,须发早白、脱落等,常与枸杞子、生地、女贞子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阴虚有热的各种出血症,常与仙鹤草、生地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10-15克。生用。

    禁忌:脾胃虚寒便溏者不宜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鳢肠素、挥发油、鞣质、维生素A类物质等。有收敛止血作用;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福氏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。临床报道,本品配百部,用治菌痢肠炎、阿米巴痢均有显著疗效。

    枸杞子

    为茄科落叶灌木枸杞的成熟果实。晒干。

    性味:甘,平。

    功效:补肾益精,养肝明目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肝肾不足,精血亏虚,腰膝酸软、阳痿、遗精等,常欲熟地、山茱萸、菟丝子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肝肾不足,精血不能上注于目所致头晕目眩、目干涩、视物模糊等,常与熟地、山茱萸、菊花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6-15克。生用。

    禁忌:脾虚湿滞、有内热设不宜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甜菜碱,以及维生素A、B1、B2、C和钙、磷、铁等。有滋养、强细胞再生的作用。

    鳖甲

    为鳖科动物鳖的背加。晒干。

    性味:咸,平。

    功效:滋阴潜阳,软坚散结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阴虚发热,骨蒸盗汗,以及热病伤阴,阴虚风动等症。前者常与地骨皮、银柴胡等同用;后者常与牡蛎、白芍、阿胶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胸胁积聚作痛,症瘕肿块,疟母等,常与三棱、莪术、青皮、香附等同用。用量用法:10-30克,先煎。滋阴潜阳宜生用,软坚散结宜灸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动物胶、角蛋白、维生素D、碘、钙、磷等。能抑制结缔组织增生,故对肝硬化、肝脾肿大有治疗作用;能提升血浆白蛋白。

    (四)补阳药

    补阳药能补益人体阳气,治疗阳虚病证,包括肾阳虚、脾阳虚、心阳虚等。由于肾阳为人体阳气的根本,因此阳虚多指肾阳虚,补阳亦多从补肾着手。一部分温阳祛寒、回阳救逆的药物已见温里药中,这里主要介绍补肾的药物。

    肾阳虚主要表现神倦、畏寒、肢冷、腰膝酸软、阳痿、遗精、尿频、遗尿等症。

    补阳药物性多温燥,阴虚火旺者忌用。

    鹿茸

    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头上未骨化而带茸毛的幼角,经加工而成。切片或研粉末。

    性味:甘、咸,温。

    功效:补肾阳,益精血,强筋骨,调冲任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肾阳不足,精血亏虚的阳痿早泄、宫冷不孕、遗尿等,常与山茱萸、巴戟天、补骨脂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先天不足,精血亏虚,小儿发育不良、骨软行迟、齿迟、颅囟过期不合等,常与山茱萸、菟丝子、肉苁蓉、巴戟天等同用。

    3、用于冲任虚寒、带脉不固的崩漏、带下等,常与当归、熟地、阿胶、乌贼骨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0.6-2.4克。一般入丸散剂。

    禁忌:阴虚阳亢及有热者忌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激素、极少量的女性卵泡激素、胶质、蛋白质,灰分含钙、磷、镁等。有强壮作用,能改善能量代谢,促进生长发育,兴奋机体功能;能促进红细胞、血红蛋白及网状细胞的增长。

    淫羊藿(附:仙茅)

    为小蘖科多年生草本淫羊藿的全草。晒干,切碎。

    性味:辛,温。

    功效:补肾壮阳,祛风除湿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肾阳虚弱,阳痿、遗精早泄、小便淋沥、腰膝酸软、女子宫冷不孕等,常与仙茅、肉苁蓉、巴戟天、当归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下肢寒湿痹痛、肢体麻木等,常与桑寄生、杜仲、附子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5-12克。生用。

    禁忌:下焦火旺、阳强易举者忌用。

    附:仙茅 为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仙茅的根茎。味辛性热,有小毒。功效和主治与淫羊藿基本相同,但本品辛热有毒,一般不宜久服。用量5-10克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淫羊藿甙、维生素E等。有兴奋性机能,促进精液分泌的作用;能使周围血管扩张,而起降压作用;有降血糖作用;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有抑制作用。

    巴戟天

    为茜草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巴戟天的根。切片,晒干。

    性味:辛、甘,微温。

    功效:补肾壮阳,强筋骨、祛风湿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肾虚阳痿、遗精、早泄、女子宫冷不孕、月经不调等,常与熟地、淫羊藿、肉苁蓉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肝肾不足而有风湿痹痛、筋骨痿弱等,常与杜仲、牛膝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10-15克。

    禁忌:脾虚泄泻、实热便秘者忌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微量生物碱,并有结晶性中性物质。本品水浸出液、乙醇浸出液等有降低血压的作用。

    菟丝子

    为旋花科一年生寄生草本植物菟丝子的成熟种子。晒干。

    性味:辛、甘,平。

    功效:补肾固精,养肝明目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肾虚阳痿、遗精早泄、小便频数、遗尿、腰膝酸痛等,常与熟地、淫羊藿、巴戟天、补骨脂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两目昏糊、视力减退、常与熟地、枸杞子、女贞子、车前子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10-15克。生用。

    杜仲

    为杜仲科落叶乔木杜仲的树皮。晒干,切片。

    性味:甘,温。

    功效:补肝肾,强筋骨,安胎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肝肾不足,腰膝酸痛、眩晕、阳痿、遗精、尿频等,常与续断、菟丝子、枸杞子、山茱萸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肾虚胎元不固,妊娠腰酸漏红、胎动不安等,常与断续、桑寄生、菟丝子、阿胶、白术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10-15克。生用或盐水炒用。

    禁忌:阴虚火旺者不宜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杜仲胶、树脂、生物碱、有机酸等。有缓和而持久的降血压作用,炒用胜于生用,煎剂优于酊剂;有镇静、镇痛作用;有减少胆固醇的吸收作用,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。

    补骨脂

    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补骨脂的成熟种子。晒干。

    性味:辛、苦,温。

    功效:补肾助阳,温脾止泻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肾阳不足所致腰膝冷痛、阳痿、遗精、小便频数、遗尿等,常与菟丝子、淫羊藿等同用;肾虚气喘,常与胡桃肉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脾肾阳虚、五更泄泻或久泻便溏等,常与肉豆蔻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5-10克。盐水炒用。

    禁忌:阴虚有热、大便燥结者忌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补骨脂乙素、香豆精类物质。补骨脂乙素有明显的扩张冠状动脉作用。补骨脂对于因化学疗法及放射线疗法引起的白细胞下降,有提升作用;能收缩子宫,缩短出血时间。临床报道,20-30%酊剂外用治白癜风有效。

    小结

    补气药均能补脾益气,用治脾肺气虚之证。其中人参大补元气,救急固脱,并能生津、安神,效专力宏,非重急病症一般不用,可以党参替代。黄芪甘温,生用固表止汗、利水消肿、托毒生肌;灸用补中益气、升举清阳,为治气虚之要药。白术、山药均能补脾益气,但白术性燥,健脾而燥湿,且能固表止汗;山药性润,补气而滋润,补肺又益肾。甘草生用均能调和诸药、解百药毒。

    补血药均具补血作用,用治血虚之证。其中熟地养血而又滋阴,故凡肝血亏虚、肾阴不足证候,用之均有良效。何首乌功近熟地,但滋而不腻,温而不燥,生用又能通便、解毒。当归功专理血,养血活血,为妇科调经及胎前产后诸病所常用。白芍补血而敛阴,柔肝而止痛。阿胶为补血佳品,且能滋阴润燥,并善止血。

    补阴药多属甘寒滋润之品,具有滋阴清热、生津润燥的作用,主治阴虚证候。其中沙参即能养阴清肺,又可益胃生津。麦冬亦能养阴润肺,并能养胃清心。石斛为养阴生津要药,鲜者清热生津作用较好。枸杞子为平补肝肾要药。旱莲草亦能滋补肝肾,又可凉血止血,阴虚出血之证最为适宜。鳖甲以滋阴潜阳为长,且能软坚散结。

    补阳药药性温热,具有补肾壮阳作用,多用于肾阳不足诸证。其中鹿茸峻补肾阳,并能益精血、调冲任,适用于肾阳衰微,精血亏损诸证。巴戟天、淫羊藿均能壮肾阳,祛风湿,但前者温而不燥,后者温而带燥。肉苁蓉补肾助阳,性温而柔润,滋液润燥而仲补肝肾而强筋骨是其所长,兼能安胎。

    十、消导药

    凡能消食开胃、导行积滞的药物,称为消导药。

    本类药物适用于饮食停滞不化所引起的脘腹胀满、不思饮食、嗳气吞酸、恶心呕吐、大便失常等症。

    应用消导药,常根据不同病情而配伍其它药物同用。如脾胃虚弱的,可配伍健脾益气药;气滞的,则配合行气药;食滞化热的,应配伍苦寒轻泻药等。

    山楂

    为蔷薇科落叶灌木山楂的成熟果实。切片,晒干。

    性味:酸、甘,微温。

    功效:消食化积,活血化瘀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肉食积滞,腹痛泄泻及小儿伤乳的消化不良等,可单用,或与神曲、麦芽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血瘀痛经及产后瘀滞腹痛、恶露不尽等,常与当归、益母草、川芎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10-15克。消食炒焦用,散瘀宜生用。

    禁忌:无积滞、消化道溃疡吐酸者及孕妇均慎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苹果酸、枸橼酸、维生素C和B2、蛋白质、脂肪、解脂酶等。能增加胃中酶类分泌,促进消化;所含解脂酶亦能促进脂类食物消化;有降压、降低胆固醇、强心作用;对子宫有收缩作用;对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。

    神曲

    为麦粉和药物混合后,经发酵而制成的曲剂。

    性味:甘、辛,温。

    功效:消食和胃。

    主治用于饮食积滞,消化不良,食欲不振,脘腹胀满及泄泻等,常与山楂、麦芽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10-15克。消食止泻炒焦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淀粉酶、酵母菌、B族维生素等。有健胃作用。

    麦芽

    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制成。

    性味:甘,平。

    功效:消食和中,回乳消胀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食积不化,尤其米面食积,食欲不振,脘腹胀满,常与神曲等同用。小儿乳积吐奶,可单用本品煎服。

    2、用于乳汁郁积,或欲断乳者,可单用本品水煎服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10-15克。生用或炒用。回乳生用60-120克。

    禁忌:妇女哺乳期忌用,孕妇慎用。

    莱菔子

    为十字花科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莱菔的成熟种子。晒干。

    性味:辛、甘,平。

    功效:消食导滞,降气化痰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食积停滞,脘腹胀闷、嗳气吞酸、泻痢不爽等,常与山楂、神曲、麦芽等同用。若泻痢里急后重、大便不爽,常与木香、大黄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咳嗽、痰多、气喘等,常与白芥子、苏子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6-12克。生用或炒用。

    禁忌:气虚者忌用。服人参补气药时,不宜同用,以免抵销补气作用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脂肪油、挥发油等。有兴奋消化道腺体的分泌作用;对链球菌、葡萄球菌、肺炎双球菌、大肠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;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亦有抑制作用。

    鸡内金

    为雉科动物鸡的砂囊角质内膜。晒干。

    性味:甘,平。

    功效:消食积,涩精止遗,化结石。

    主治:

    1、用于饮食停滞、消化不良,或小儿疳积之证,常与山楂、麦芽、白术等同用。

    2、用于肾气不固的遗精,单用或与金樱子、菟丝子等同用。小儿遗尿,常与桑螵蛸、山药、牡蛎等同用。

    3、用于泌尿系结石,常与金钱草、海金砂、牛膝等同用。

    用量用法:3-10克。生用或灸用。研末吞服,每次1.5-3克。

    参考资料:本品含胃激素、蛋白质及胆绿素类物质。口服鸡内金粉后,胃液的分泌量、酸度增加,胃的运动机能增强。但胃激素易被高热所破坏,故本品以生用,研末吞服为宜。

    小结

    本类药物具有消食化滞作用,主治宿食不消,积滞不化之证。其中山楂善消肉食积滞,炒炭能止泻痢,生用则活血化瘀。神曲偏于消谷类食积。麦芽则偏于消面食之积,又有回乳作用。莱菔子于消食之中又有祛痰降气之功。鸡内金消食健胃,并有涩精书遗、化石之效。, 百拇医药